魚類通常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但隨著生態及環境的種種轉變, 以及人類的捕魚活動, 我們已不得不看清楚、想清楚有關吃魚的問題。
污染
2018 年有研究發現, 隨著地球變暖,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 封存在凍土中大量的汞 (水銀) 會釋放到水中, 以致海洋中的汞含量上升, 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一些魚類因為水源污染而含有高量的汞, 人類食用後會增加罹患心臟、血管、大腦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 汞還可能從孕婦通過胎盤影響發育中的胎兒。
此外, 魚類和貝類還可能積聚了農藥、 多氯聯苯 (PCBs)、二噁英 (Dioxins) 和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DDT) 等環境汚染物, 可導致人類大腦發育不良、肝和免疫系統受到傷害。
隨著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魚類和貝類吞食後, 不僅其內臟中有微塑料, 甚至肌肉組織中也發現了這些成分, 而人類在食用這些魚肉後, 也攝入了它們。
「底拖網」捕魚嚴重破壞海底生態
現代捕魚業在深海中利用巨大漁網, 拖過海床, 造成過度捕撈。 這些可達三層樓高, 大如足球場的漁網, 吞噬數以百萬噸計的海洋生物, 使許多魚類面臨絕種, 還嚴重破壞海底生態多樣性, 例如大量摧毀了為各種魚類提供住所和食物的珊瑚礁。
底拖網捕魚法也同時出現大量的誤捕, 包括許多非漁獲對象的魚種或小型未成熟的魚類, 甚至瀕危的鯨魚、海豚和鯊魚。漁民雖然會將牠們放回海裡, 但是大多都已受傷或死亡, 成為犧牲品了。
龐大的碳排放量
2021年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底拖網」捕撈打擾了海床, 釋放了蘊藏在這世界上最大的碳庫裡面的二氧化碳, 每年碳排放量, 等同全球航空一整年的碳排放, 大大加速了氣候變化。
不吃魚,可吃甚麼?
許多人都喜歡從魚類來攝取 omega-3 脂肪酸, 以維持心臟和大腦健康。其實, 魚類所含的 omega-3 脂肪酸, 是從所吃的植物中攝取, 故此, 魚類並不是 omega-3 脂肪酸唯一的來源。反之, 不少植物性食物都含有 omega-3, 例如奇亞籽 (chia seeds)、亞麻籽、核桃、大豆、小麥胚芽和綠葉蔬菜, 它們也提供人體需要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 既健康又安全。
參考:
https://p.widencdn.net/zsvtil/Health-Concerns-About-Fish-Fact-Sheet
https://kknews.cc/science/mkqax8g.html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21/c_1127236443.htm
https://new.qq.com/omn/20210320/20210320A05QQP00.html
留言
發佈留言